本报记者 刘旺 宝鸡报道
在中国(宝鸡)国际酒业展览会期间,“一带一路”国际酒类产品经贸洽谈会成功举办。据了解,此次洽谈会旨在为酒类产品及产业链发展搭建信息共享与贸易洽谈新平台,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酒类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来自中国、蒙古、新西兰、意大利、巴基斯坦、芬兰、厄瓜多尔等国家的相关人士出席了洽谈会。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邢春雷认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对提升宝鸡市和中国酒类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国内外的酒类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国际间酒类产业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酒类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酒类产品呈现多元化、国际化趋势
十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从1.04万亿美元增加至2.07万亿美元,翻了一番。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建设了一大批陆海空互联互通重大项目,打通了一些国家长期以来困扰经济发展的堵点,为各国加强互联互通,构建高效畅通的全球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邢春雷认为,“一带一路”十年的发展成果,也为促进国际酒类产业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酒业更好走向世界,搭建起发展共赢之路。
同时邢春雷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际酒类产品的流通与消费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革,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酒类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酒类产品的国际贸易,促进世界酒文化的繁荣发展。
实际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蒸馏酒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白酒体量庞大,但客观而言,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高。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酒类累计出口量81.64万千升,出口额15.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25亿元)。其中,白酒出口量1.64万千升,同比增长2.37%;出口额7.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同比增长26.73%。白酒出口量在整个酒类出口板块中占比仅2%,出口额占比超47%。对比产量和销售额来看,2022年全国规上白酒企业产量671.2万千升,销售额6626.45亿元。其中,出口量占比不足0.24%,出口额占比仅0.7%。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烈酒进出口贸易逆差达15.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2.42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作为世界第一大烈酒消费国,中国白酒的出口量与出口额虽保持增长,但目前仍处于低位水平,中国白酒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远。
而当前中国酒业正处于新的一轮调整发展之时,加强对外合作,拓展海外需求,成为中国酒企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此过程中,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将积极发挥国家级行业协会作用,秉承‘一带一路’精神,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拓展并深化与共建国家和地区酒类产业的合作,促进国际间酒类产品和文化交流,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将大力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工程,让更多国家的消费者认识中国优秀的酒类产品,了解中国酒文化,为加快中国酒业国际化品牌建设,推动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邢春雷表示。
凤香型白酒“走出去”
实际上,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中国凤香型白酒发源地,宝鸡自古以来便是"商旅不绝于途,使者相忘于道"的贸易重镇。
根据宝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武发介绍,早在汉唐时期,凤香酒便凭借着"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誉,从此名声大噪、火遍长安城,被列为唐朝皇室御酒,并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域,受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热捧和青睐。现在,宝鸡各大知名酒企主动融入全球市场,提高海外市场销售业绩,提升自主品牌的世界影响力,凤香美酒已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世界人民带来中国白酒的独有品质和惊艳味蕾体验,完美诠释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纽带的"舌尖外交",成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艳花也提到,在海外业务方面,西凤酒顺利通过了欧盟最权威的酒类SGS检验、北美FDA检验、非洲BV检验等出口标准和要求,在北美、欧盟、俄罗斯、中亚、东南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商标注册,并远销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力推进西凤酒国际化战略征程。
据了解,在当天洽谈会上,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延安、新西兰贸易协会主席伊恩?大卫?史密斯、中国意大利商会食品饮品工作组副协调员克里、陕西柳林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峰、陕西省太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锦鸿分别进行了推介发言。
本届展会,按照“会前搭桥牵线,会中紧密对接,会后积极跟进”的办会思路,在展会筹备期间,就选择合作意向强烈的客商与宝鸡市相关企业提前接洽,做足了准备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达成了一批合作项目。而在现场,陕西西凤酒营销管理公司山东分公司、陕西柳林酒业集团、陕西省太白酒业分别与国内外企业进行项目签约,指向整合产业资源,加快推动凤香白酒产业集聚发展。
(编辑:于海霞 校对:燕郁霞)